【解說】在普遍干旱缺水的華北平原,有著366平方公里水域的白洋淀,是華北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,被譽為“華北明珠”,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。野生鳥類被稱為地方生態系統的“晴雨表”,是非常好的“環評師”。白洋淀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,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條件,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來到白洋淀棲息、覓食、繁衍、越冬。近期,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,在白洋淀監測到一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琵鷺的棲息活動。
【同期】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齊明
我們已經觀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琵鷺,在那個區域我們看到的數量,與往年同期(相比),特別是(雄安)新區設立以來,是最多的一個單群。
【解說】白鷺、中白鷺、蒼鷺、草鷺都是白洋淀比較常見的“捕魚高手”。雄安新區設立后,良好的生態水位,使魚類資源更加充足,以魚類為食的鳥類種量和數量大大增加。
【同期】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齊明
包括很多退耕還淀工程,還有蘆葦平衡收割等工程,讓白洋淀的水面得以大量增加,水質也越來越好,水生動植物也越來越多現在,為大群的野鳥穩定地棲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。
【解說】據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統計,雄安新區野生鳥類共記錄有230種,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24種。
【同期】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齊明
這十幾年我們一直對白洋淀珍稀鳥種,像大鴇、灰鶴的越冬情況進行跟蹤記錄,也對國家一級鳥類青頭潛鴨,對它的繁殖越冬情況,也在跟蹤調查。
【解說】齊明在白洋淀從事鳥類觀測工作將近18個年頭。他平時觀測主要用望遠鏡、長焦相機或者“紅外線”照相機等鳥類監控設備,對白洋淀的野生鳥類進行日常監控。
【同期】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齊明
通過這些監控手段,我們能夠實時掌握白洋淀野生鳥類遷徙、變化、新增等各種各樣的科研數據,為新區生態環境監測、生態變化,提供一手數據。
【解說】齊明表示,如今,各種遷徙候鳥在白洋淀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,觀測和記錄到不同鳥種的幾率越來越高,老百姓愛鳥護鳥的意識也越來越強。
【同期】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齊明
野生鳥類的本來就是咱們的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,也維系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,也能保護咱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。白洋淀每一個新增鳥種的記錄,應該說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態環境的好轉。
邢璐 崔濤河北雄安報道
責任編輯:【李季】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
總機:86-10-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99788000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
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
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