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說】春回大地暖,春耕正當時。農業大省山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有序推進春季農業生產各項服務,確保不誤農時,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,提高春耕春管質效,促進糧食豐產豐收。
【解說】記者來到了濟南市章丘區黃河街道王圈村,據工作人員介紹,當地黃河灘區耕地的種植承包給了合作社,通過“兩保底,一分紅”的模式,輻射帶動了五個村,1.2萬畝耕地,6000多人共同致富,去年三季共分紅386萬元,有效解決了群眾土地耕種難題。
【同期】孟永生 章丘區黃河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
之前的話,老百姓自己種(地)的時候,老百姓有句俗話,兩季莊稼能落下一季的收成,也就說一畝地在1000塊錢左右,然后“兩保底,一分紅”呢就保底800元的流轉費用,加上分紅部分,一畝地能達到1100多元,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增加100多元的收益,然后群眾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之后,他可以出去再打工,群眾拿著流轉費、掙著打工錢,實現了收入的增加。
【解說】記者又來到了濟陽區銀夢種植農場,農場主劉化銀介紹說,目前正在施肥期,自己的農場共660畝耕地,每年兩季分別種植小麥、玉米,通過采取新技術,改良耕地種植方法,現今小麥、玉米每年的產量在135萬斤左右,今年苗情預計長勢好于往年同期。
【同期】劉化銀 濟陽區銀夢種植農場農場主
原來老百姓種法是行距在11公分,咱現在行距在22公分左右,但是播種量與往年一樣,它體現了播種量要多,施肥量更集中,更透風、透光,起到了每行的種子發芽率要旺于往年。因為是集中管理,統一收割、統一播種,減少了不少的中間環節的費用,肥料通過我和廠家直接合同簽約,肥料差價就是減少一部分價格。
【解說】在山東省聊城市耿張村,種植戶張金才正在給無人機水箱灌注藥水,他告訴記者,春耕時節,氣溫逐步回暖,農作物進入病蟲害高發期。過去只能靠人工背著40斤重的藥罐頂著烈日在田間來回噴灑,一人一天只能噴灑3-5畝地,而現在,通過無人機作業順利解決了這一困難,記者看到,將無人機的水箱注滿藥水后,在專業人員的操控下,無人機迅速起飛作業,15分鐘就噴灑完了數十畝農田。
【解說】防疫不誤農時,目前,山東春耕春播正在有序推進,全省春播面積3000萬畝,早春蔬菜1400萬畝,已播種春季作物230萬畝,施肥、澆水、劃鋤、鎮壓、病蟲草害防治1896萬畝,記者從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,山東糧食產業工業總產值今年有望突破5000億元,產值占全國的八分之一,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山東力量。
【解說】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疫情當前,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和經濟大省,保障春季農業生產,不僅可以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,更為疫情當下經濟正常運行打下良好基礎。
(王峰 梁犇 山東濟南報道)
責任編輯:【羅攀】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
總機:86-10-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99788000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
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
All Rights Reserved